在 Amazon 工作一年,我離開後的反思

羅子函|Doris Lo
7 min readAug 29, 2024

--

在整裝出發到巴黎開啟下一段求學路途前,我無意間發現了自己在 AWS(Amazon Web Service, AWS)期間留下的工作日記,回首發現自己原來走了這麼遠,雖然離開了大學時期的夢幻公司,自己對科技業的熱誠仍然不減,決定分享我在 Amazon 工作一年後的反思,當作展開新的職涯前的自我探索旅程的休止符。

這篇文章特別適合以下兩類讀者:

  • 對個人成長有要求,想了解如何在大型外商公司中學習和發展的職場新鮮人,特別是商管背景的人;
  • 好奇 Amazon 的人,想了解公司文化和工作環境,特別是 16 條領導原則(Leadership Principles

前情提要

2023 年初,我剛結束在法國的交換學程並且拿到畢業證書,即便當時我還沒有立即找工作的需求,然而在瀏覽各大求職網站時,僅看到零星的龍頭科技公司職缺。2023 年科技業的就業市場十分低迷,尤其是 FAANG 公司正經歷多波裁員潮和人事凍結。

從大學開始我的職涯發展聚焦在 Business Development 和 Sales 等職位,雖然網站上面沒有開設我心儀的職缺,我還是抱著開放的心態,投遞了當時 AWS Taiwan 開的唯一職缺。在經過幾輪和多位 Hiring Manager 與 Bar Raiser 的 Leadership Principles 面試,我成功地拿到了 AWS Taiwan 的 Cloud Support 團隊的 Offer。

好奇 Amazon 如何使用 Leadership Principles 面試可以參考:An Amazon interviewer dives deep into how she uses the Leadership Principles

在 Amazon 的三個 Takeaway

當然,在亞馬遜的學習不可能就停在面試了!這一年來不論是在待人處事或是工作上皆有非常多的收穫,這邊我結合幾條 Leadership Principle 來分享影響我最深的反思。

在 2021 年,在原本的 14 條領導原則下,Amazon 新增了 2 條原則 — — 努力成為全球最棒的雇主(原文:Strive to be Earth’s Best Employer) 和成功和規模帶來廣泛的責任(原文:Success and Scale Bring Broad Responsibility)。更多請見

通情達理的解決問題

大學時期,我在管顧社學習了解決複雜商業問題時建立清晰分析邏輯的方法論,這些方法論能夠幫助我快速地發現根本問題並有效解決。然而,社會上有千百種人,每個人有自己熟悉的溝通和解決問題方式,不能期望一種方法可以適用於所有人。除了有效地 Deliver Result 以外,如何產出和交付洞察也是一種重要的工作技巧。

在很多情況下,工作的不可控因素經常造成客戶情緒波瀾,像是伺服器數據傳輸突增,導致成本暴增百倍,或是服務上線前夕發現部署資源還沒到位等。在緊急高壓的情況下,我們除了要定位根本問題以外,也需要細膩地考量客戶的感受。這讓我們能夠 Earn Trust,有效引導客戶提供關鍵的訊息,並達到 Customer Obsession起初我習慣開門見山地理性陳述問題,會減少無關的情感用詞,譬如:

我發現你的問題在XXX,建議你採取A動作來解決你的問題,有其他問題歡迎回覆討論,謝謝拜拜

以上回覆雖然能夠有效地幫客戶解決問題,但少了一份「情」。我學習到了在溝通過程加入更多關懷並展現 Ownership,譬如:

我理解你現在遇到OOO問題很懊惱,讓我來看看。我發現你的問題可能是XXX導致,建議你採取A動作來防止問題繼續惡化,若問題還不能解決,建議採取B替代方案,或是再次聯繫我,我很樂意幫忙

這樣的溝通方式兼具「通情」和「達理」,展現我們對於客戶問題的重視,並以長遠利益為出發點來解決問題。今年在幫朋友分析為什麼面試後收到拒絕信時,發現自己不自覺的用這套溝通方法來安慰朋友,對於平常不擅長安慰人的我而言,使用這種溝通方法真的是一大特效藥!

建立自己的支持系統(Scaffolding)

Scaffolding unleashes hidden potential by helping us forge paths we couldn’t otherwise see. — Adam Grant

Scaffolding(鷹架)

Scaffolding 是組織心理學專家 Adam Grant 在 Hidden Potential 一書中提出的概念,說明人們在遇到困難時,可以透過搭建自己的支持系統來排除阻礙,啟動更大的潛能。Scaffolding 中文翻為鷹架,根據作者想闡述的觀點,我認為這邊翻為支持系統更為適切。

我把這個概念融入到我的工作環境中,為我的日常學習建立支持系統來激發更大潛能。這點呼應到我加入 Amazon 時的初衷之一:向優秀的人們學習。Amazon 裡面的每個人皆是學習的對象,在工作特定領域遇到問題時,可以問 SME(Subject-Matter Expert, SMEs)或是資深同事;想要瞭解如何提升工作效率和影響力,可以請教每季的績效 MVP 或是 AWSome Builder;遇到 out-of-scope question 可以敲敲其他團隊的工程師確認技術細節;甚至是在發現問題時,working backwards 和主管一起討論如何優化產品等。在任何工作環境中,每個人一定都可以讓你學到點什麼。

進一步舉例,在一次非常困難的客戶案件中,我透過了搭建自己的支持系統:請 EC2 Profile 的工程師同事驗證自己消化技術文件後的驗算公式是否合理;在客戶詢問 Follow-up Question 後與熟悉 CloudWatch 的同事模擬 Customer UI 來 Deep Dive 根本問題,最後成功地解決一個我原本無法自行回答的客戶疑問,至此我亦對團隊合作與支持系統有更深刻的理解。

知識共享就是力量

瞭解公司產品以及 What We Have To Offer 是基本的工作要求,然而,AWS 有超過 200 個雲端服務,而且每個人遇到的客戶案件千奇百怪,大家不可能像背誦百科全書一樣記得所有產品細節。當時我在團隊裡面蠻喜歡的一個活動是每週的「Round Table 時間」,每個人抱著 Learn and Be Curious 的精神,分享在處理客戶案件的學習,又或是某個產品的實際應用等。同事可以在日後遇到類似案件時,知道有哪位同事可以諮詢或是直接採取前人做法有效解答客戶疑問。Round Table 不僅增進了工作效率,也減輕了每個人瞭解陌生產品的成本。

猶記得在 Forte Review 時,我系統性深入拆解問題的做事方法受到許多同事認可,而同時,同事們也反饋希望能更常看到我在每週分享自己的發現,讓大家從中學習我的 “Super Power”。這也提醒了我 Deep DiveThink Big 兩項能力的可能潛在矛盾,引導我思考如何運用自身的強項來加強在團隊中的影響力與貢獻

小結

雖然考量個人學習成長的需求後,決定離開 Amazon,但是這段職涯旅程帶給我的收穫無疑豐碩且難忘。

如果你想要瞭解更多個人成長、職場文化和技能發展等內容,歡迎追蹤!下次見。

喜歡這篇文章的話,別忘了拍個手 👏 給我鼓勵!感謝你的閱讀 :)

如果想一起討論任何議題,歡迎透過 LinkedIn 找到我 @Tzuhan Lo

參考資料

Hidden Potential: The Science of Achieving Greater Things

--

--